欢迎光临湖南酒业网-湖南省酒业协会官网

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

首个采用“中国标准”的葡萄酒赛,与国内葡萄酒标准史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07-13 16:01:31  浏览次数:2020
近日,首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大赛在北京房山闭幕,其中提到一句:“我国第一次用中国的葡萄酒评价标准举办的国际大赛”。据官方报道,此次大赛筹备三年,参选样品近2000种,包括中国、阿根廷、德国、法国、格鲁吉亚、美国、南非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新西兰、意大利、智利等多个国家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葡萄酒产品。无论是从规模,

image.png

近日,首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大赛在北京房山闭幕,其中提到一句:“我国第一次用中国的葡萄酒评价标准举办的国际大赛”。

据官方报道,此次大赛筹备三年,参选样品近2000种,包括中国、阿根廷、德国、法国、格鲁吉亚、美国、南非、葡萄牙、西班牙、新西兰、意大利、智利等多个国家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葡萄酒产品。

无论是从规模,还是专业度,这场大赛都可圈可点。

image.png

那么问题来了:这个“中国标准”是个啥标准,又为什么到今天才被采用呢?

先回答第一个问题:

这个大赛采用的标准,是2018年由中国酒业协会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园艺学会联合发布的《葡萄酒中国鉴评体系》。

以中国消费者饮食文化特色、饮食习惯以及餐饮搭配的偏好而创建的葡萄酒评价体系。举个通俗的例子,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,研究的是什么牛排配什么红酒,现在,也可以研究吃什么辣度的火锅、撸什么样的串串配什么酒了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国际上大概有20多套葡萄酒评价体系,主要包括100分的评分体系和20分的评分体系。大多由商业公司或科研机构在西方饮食文化基础上制定的,且各体系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。

所以,主打的就是一个因地制宜,彰显的就是一个文化自信。

我国的这个评价体系,采用的是百分制的标准,分为静止葡萄酒与起泡葡萄酒两大类别,主要从外观、香气、口感和整体四个维度对葡萄酒品质进行评价,其中评价的重点是香气与口感,用“香气的浓淡、好不好闻、愉悦感、协调柔顺、独特印象、余味优劣”等词汇予以描述,呈现评判的结果,更容易理解。

应该说,这一评价体系的出现,算的上葡萄酒开始主动融入中国的大众消费文化的一个里程碑。

image.png

那么第二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,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,国内葡萄酒行业标准的建立,一直都是滞后于国际葡萄酒行业发展的。其中有两个重要节点:

第一个节点在1984年,原轻工业部标准局颁布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行业标准:QB921-1984《葡萄酒及其试验方法》。全国葡萄酒厂家的产品质量和检测水平才有了依据,为我国葡萄酒的标准化发展奠定的基础。

出现这个节点的主要原因,是1980年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王朝葡萄酒公司成立,生产出 “王朝半干白”,我国市场上这才有了较大批量的不含糖的干型,或略含糖的半甜型的白葡萄酒,继而推动了葡萄酒的行业标准建设。

在此之前,我国生产的葡萄酒其实分为两种:

第一种是符合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(OIV)规定的葡萄酒。这种完全由葡萄制成,不得添加粮食、砂糖、水和其它物质,即使需要增强酒精度或提高糖度,也只能是来自葡萄,只有像气泡葡萄酒这样极个别的可以使用砂糖。

第二种当时叫“折全汁”。这种葡萄酒是用中国本土的山葡萄酿成。山葡萄色深酸高,籽大汁浓,破碎后非常粘稠无法操作,完全使用山葡萄酿的酒外观几乎黑色,酸度无法入口,所以必须加糖掺水,使成为宝石红色和酸甜合适的产品。

1994年,英国葡萄酒品酒师杰西丝·罗宾逊(Jancis Robinson)写了一本书《The Oxford Companion to Wine 》,其中谈到中国葡萄酒时说:“1949年,这些酒厂(指烟台张裕、青岛美口,北京上义,吉林通化 ) 由政府扩建,出于经济上的原因,往葡萄酒里勾兑水,发酵的粮食(酒)和色素等等。”

1985年以后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,葡萄酒风味发展开始多样化。当时赤霞珠干红,半干红葡萄酒,半甜白葡萄酒在北京几个饭店销售同时受到好评,当时的外宾表示适合他们的口感。这三种酒还出口到日本和新加坡。

image.png

第二个节点在1994年,QB921-1984标准作废,取消了含葡萄汁50%以下“三精一水”的畸形生产。同时,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/T15037-1994《葡萄酒》,轻工业部颁布了行业标准QB/T1980-94《半汁葡萄酒》、QB/T1982-94《山葡萄酒》标准。

这个节点,促使了我国葡萄酒市场局面的加速转变,从以甜型酒、半汁酒为主转向以干型酒、全汁为主,为1996年干红、干白葡萄酒市场的空前繁荣奠定了基础。

应该说,国家标准在产品的定义和分类上和国际标准都是一致的,但是三个标准的存在也决定了我国葡萄酒业长期处于双轨运行、多种产品共存的状态中。而且三个标准,没有一个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,宽泛的行业标准反而腐蚀了行业的竞争力。

于是在2000年,国家又颁布了《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》,算是在之前基础上的一个提升,但依然停留在文件层面,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。

直到2008年,葡萄酒开始实施新的国家强制标准,其中明确规定了葡萄酒的年份:葡萄酒的年份必须是指葡萄采摘年份,同时该年的葡萄汁含量必须达到80%以上;增加了对防腐剂限量及净含量的要求,要求所有葡萄酒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的着色剂、甜味剂、香精、增稠剂等。

此后,葡萄酒行业管理渐渐进入全面规范阶段。

我国现行葡萄酒标准体系包含9项国家强制性标准,3项国家推荐性标准和10项行业推荐性标准。这些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更新推进,推动了葡萄酒行业规模化生产,促进葡萄酒行业持续发展。

 
 
[ 加入收藏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按分类浏览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